多发性脑梗塞的护理需注重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进行康复训练、关注心理状态。具体分析如下:
1.监测生命体征:多发性脑梗塞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心率、血氧等指标异常,需定期测量并记录。血压过高可能加重脑水肿,过低则影响脑灌注,需根据医嘱调整药物。心率失常或血氧下降需及时处理,避免缺氧导致脑损伤加重。发热可能提示感染或中枢性高热,需对症降温并排查原因。
2.保持呼吸道通畅:卧床患者易发生痰液积聚,需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意识障碍者可能因舌后坠或呕吐物阻塞气道,需侧卧位并备好吸痰设备。长期插管者需定期清洁管路,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缺氧会加重脑细胞损伤,确保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范围至关重要。
3.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易导致局部皮肤受压坏死,需每2小时更换体位并使用气垫床。骨突部位如骶尾、足跟需加强观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下肢活动减少可能引发深静脉血栓,可穿戴弹力袜或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需警惕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
4.进行康复训练:早期康复可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肢体被动活动需每日多次。随着病情稳定,逐步过渡到坐位平衡、站立等训练。吞咽障碍者需进行口腔肌肉锻炼,避免误吸引发肺炎。语言功能受损可通过图片卡或简单发音练习逐步恢复。康复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5.关注心理状态:脑梗塞后可能出现抑郁、焦虑或情绪失控,需耐心沟通并给予情感支持。鼓励表达需求,通过音乐、绘画等方式舒缓情绪。家属参与护理可增强安全感,避免隔离感加重心理问题。严重情绪障碍需寻求专业干预,避免影响康复进程。
护理过程中需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方案,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措施。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方法以适应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并发症征兆,如突然意识改变或肢体无力加重需立即就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营养摄入同时控制盐分和脂肪。环境保持安静舒适,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相关推荐
多发性硬化如何运动
多发性硬化是主要累及中枢系统白质髓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经常合并累及患者的运动障碍...
2020-07-17 16:02:13 244次点击
脑梗塞会出现抽搐吗
脑梗塞的患者出现抽搐的现象,是比较少见的,但是,也是可以出现的。往往见于大面积脑...
2020-06-23 16:59:50 143次点击
脑梗塞后如何预防复发
脑梗塞后预防复发属于二级预防的范畴,一般采用ASA的一个策略。第一个A就是要使...
2020-06-23 16:59:42 302次点击
多发性腔梗与脑梗的区别
多发性的腔梗是脑梗当中的一部分,通俗的说就是脑梗,包含多发性腔梗。一般脑梗分为三...
2020-04-30 10:47:23 338次点击
什么是多发性脑梗塞
多发性的脑梗实际上是指梗塞的数量多少来决定的。一般我们说一个病灶,我们称为单发的...
2019-10-30 08:41:09 343次点击
多发性脑梗塞如何预防护理
多发性脑梗塞的预防护理,首先要认识引起多发性脑梗塞的原因,即大于两个以上的脑梗塞...
多发性脑梗塞是什么意思
多发性脑梗事非常常见,通常是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是由于颅内大的...
多发性脑梗塞怎么处理
出现多发性脑梗塞以后主要是正规的、科学的服用药物治疗,其次,是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如何有效治疗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程度和基础疾病,采取适当的治疗...
脑内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如何治疗
脑内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提示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多处脑小血管狭窄、闭塞,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