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创伤后应激障碍引起的失眠怎么治疗

2025.08.11 14:18

创伤后应激障碍引起的失眠可通过心理治疗缓解情绪困扰、药物辅助调节睡眠节律、放松训练降低生理唤醒、规律作息改善睡眠习惯、社会支持减轻心理压力。具体分析如下:

1.心理治疗缓解情绪困扰:创伤后应激障碍常伴随强烈恐惧或焦虑,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重新评估创伤事件,减少负面情绪对睡眠的影响。暴露疗法通过渐进式回忆创伤场景,降低其敏感性,从而减少夜间惊醒或噩梦。团体心理治疗提供安全环境分享经历,缓解孤立感。治疗需由专业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过度刺激。

2.药物辅助调节睡眠节律:短期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可改善入睡困难,但需警惕依赖风险。抗抑郁药物能缓解焦虑并延长深度睡眠时间。部分患者需调节褪黑素分泌药物以重建生物钟。用药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定期评估疗效与副作用。

3.放松训练降低生理唤醒:腹式呼吸练习通过减缓心率诱导睡意。渐进式肌肉放松可缓解躯体紧张,减少夜间肢体抽动。正念冥想帮助转移对创伤的注意力,缩短入睡时间。每日坚持训练效果更显著,需避免睡前过度兴奋活动。

4.规律作息改善睡眠习惯:固定起床时间能强化生物钟稳定性,即使失眠也不宜补觉。睡前1小时避免蓝光刺激,保持卧室黑暗安静。日间适度运动提升睡眠驱动力,但睡前4小时禁止剧烈活动。限制午睡不超过30分钟。

5.社会支持减轻心理压力:家人陪伴可增强安全感,减少夜间警觉性。加入患者互助团体获得情感共鸣,降低病耻感。必要时寻求社区心理援助服务。避免独自面对创伤记忆,但需选择信任的倾诉对象。

治疗过程中需监测睡眠日记以评估进展,突然停药可能加重症状。合并其他精神障碍时需调整方案。酒精会干扰药物作用并破坏睡眠结构。症状持续恶化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