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有何症状

2025.09.11 19:33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症状包括感觉异常如麻木或刺痛、肌肉无力甚至萎缩、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出汗异常或血压波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疼痛以烧灼样或闪电样为主。具体分析如下:

1.感觉异常: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常导致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障碍,表现为麻木、刺痛、蚁走感或手套袜套样分布的感觉减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感觉过敏,轻微触碰即引发不适。症状通常从足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至手部,呈现上升性特点。

2.肌肉无力:由于运动神经受累,患者可能出现肢体远端肌肉无力,表现为握力下降、足下垂或行走困难。长期未干预可导致肌肉萎缩,尤其以手部小鱼际肌或胫前肌为著。肌无力症状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影响日常活动能力。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受损可引发多种症状,如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排尿困难或便秘。皮肤汗腺调节异常表现为局部无汗或多汗,部分患者出现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此类症状易被忽视但可能危及生命。

4.腱反射减弱:神经传导功能受损导致深反射减退,踝反射最早消失,膝腱反射随后减弱。检查时需对比双侧反应,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反射阈值升高。该体征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5.疼痛:约半数患者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样、刀割样或电击样,夜间加重。疼痛范围与感觉障碍区域一致,可能伴随痛觉超敏现象。部分患者因疼痛导致睡眠障碍或情绪问题。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需结合临床症状与检查综合判断,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避免接触有毒物质,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定期监测神经功能变化尤为重要。出现症状时需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或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