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黄体酮针用于治疗结石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025.06.18 09:39

黄体酮针用于治疗结石的理论依据主要与其松弛平滑肌、扩张输尿管的作用有关。黄体酮作为一种孕激素,能够降低输尿管平滑肌的张力,减少结石嵌顿导致的痉挛性疼痛,同时促进输尿管蠕动,帮助结石排出。这一机制使其在特定类型的泌尿系结石治疗中成为辅助选择。

黄体酮针治疗结石的临床应用基于多方面的生理效应。输尿管平滑肌的收缩和痉挛是结石移动受阻及疼痛的主要原因,而黄体酮可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直接松弛平滑肌,缓解梗阻。黄体酮还能减少输尿管黏膜水肿,降低结石通过的阻力。黄体酮联合其他排石疗法如补液、利尿可提高结石排出率,尤其对直径较小的输尿管结石效果更显著。其作用具有一定局限性,无法溶解结石或替代手术干预,仅作为对症治疗的辅助手段。

使用黄体酮针治疗结石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妊娠期女性禁用,因可能干扰激素平衡;肝功能异常者需谨慎,避免代谢负担加重。治疗期间需监测疼痛缓解情况及结石移动进度,若无效或出现感染、肾积水等并发症,应及时调整方案。黄体酮的副作用包括头晕、乳房胀痛等,通常轻微且可逆。总体而言,该疗法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结合影像学评估与个体化用药,确保安全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