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什么叫胆脂瘤型中耳炎

2025.07.21 09:03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一种特殊的中耳炎类型,由中耳或乳突内异常生长的鳞状上皮细胞团块胆脂瘤引起,常伴随慢性化脓性炎症和骨质破坏。这种疾病并非真正肿瘤,但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性,可能导致听力下降、眩晕甚至颅内并发症。

胆脂瘤的形成机制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负压或鼓膜长期穿孔有关。上皮细胞通过穿孔边缘向内生长,逐渐堆积形成囊状结构,其内部的角化物质和胆固醇结晶不断积聚,压迫周围骨质并释放炎症介质。随着病变进展,可能侵蚀听小骨、半规管或面神经管,引发传导性或混合性耳聋、耳鸣、耳漏等症状。严重时可破坏颅底骨质,导致脑膜炎、脑脓肿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诊断需结合耳镜检查、颞骨CT及听力测试,典型表现为鼓膜松弛部内陷或穿孔,CT可见边缘光滑的骨质破坏区。

治疗以手术清除病灶为主,需彻底切除胆脂瘤并重建听力传导结构。术后需定期耳内镜复查,警惕复发。日常应避免耳道进水、用力擤鼻,感冒时及时控制鼻咽部炎症。出现耳痛、流脓或听力骤降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应每半年至一年复查颞骨CT,监测有无骨质再破坏。该病早期干预预后较好,但晚期病例可能遗留永久性听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