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病毒性迷路炎是什么病

2025.07.21 09:03

病毒性迷路炎是内耳迷路因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眩晕、听力下降及平衡障碍。该病多由呼吸道或消化道病毒经血行或局部扩散侵入内耳,导致前庭及耳蜗功能异常,属于周围性前庭病变的常见类型。

发病机制与病毒感染直接损伤或免疫反应有关。疱疹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体侵袭内淋巴系统后,引发膜迷路水肿、感觉上皮变性,前庭神经节也可能受累。典型症状包括旋转性眩晕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恶心呕吐、自发性眼震,部分伴随耳鸣或感音神经性聋。临床需与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鉴别,纯音测听、前庭功能检查及血清学检测可辅助诊断。急性期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镇静剂、抗眩晕药物,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抗病毒药物仅适用于明确病原体的情况。多数患者2-6周症状逐渐缓解,但少数遗留长期平衡障碍或听力损失。

避免剧烈头部运动以防加重眩晕,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呕吐严重时需补液防止脱水,同时监测听力变化。恢复期可进行前庭康复训练改善平衡功能。合并持续性听力下降需及时干预,如佩戴助听器。预防重点在于增强免疫力,减少上呼吸道感染风险。若眩晕反复发作或伴随中枢神经症状如复视、言语不清,需排除脑卒中或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必要时进行头颅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