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什么是称为迷路炎

2025.07.21 09:03

迷路炎是内耳迷路发生炎症的疾病,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影响平衡和听力功能。内耳迷路包含前庭和耳蜗结构,负责感知头部位置和声音传导,炎症会导致这些功能紊乱。

迷路炎可分为浆液性和化脓性两种类型。浆液性迷路炎多由中耳炎扩散引起,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症状相对较轻但持续。化脓性迷路炎常由细菌感染导致,症状更剧烈,可能伴随高热、剧烈眩晕及永久性听力损伤。病毒感染如流感或疱疹病毒也可能引发迷路炎,称为病毒性迷路炎,通常有自限性,但恢复期较长。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听力测试、前庭功能检查或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方案。细菌性感染需及时使用抗生素,严重化脓性病例可能需手术引流。病毒性迷路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止晕药物和休息。急性期应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跌倒;眩晕期间不宜驾驶或操作机械。长期眩晕或听力下降需康复训练,如前庭康复疗法。若出现持续头痛、发热或意识障碍,需警惕颅内并发症,立即就医。预防上,及时治疗中耳炎、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可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