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胸椎骨折怎么治疗

2025.09.15 22:25

胸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药物镇痛与抗骨质疏松治疗、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评估。具体分析如下:

1.保守治疗:胸椎骨折的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或无神经损伤的情况。卧床休息通常需要2-3个月,期间需保持脊柱中立位,避免扭转或负重。硬质支具如胸腰骶矫形器可提供外部支撑,限制脊柱活动,促进骨折愈合。需注意预防卧床并发症如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定期调整支具松紧度。保守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神经功能变化,若出现下肢麻木或无力需及时就医。

2.手术治疗:对于不稳定性骨折或伴有神经压迫的情况需手术干预。椎体成形术通过骨水泥注入稳定椎体,适用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可重建脊柱序列,解除神经压迫,常用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手术需考虑骨折类型、位置及患者全身状况,术后需早期活动避免粘连。微创手术创伤小但适应症有限,需严格评估椎管占位情况。

3.药物镇痛与抗骨质疏松治疗:急性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疼痛可短期用阿片类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是根本措施,包括双膦酸盐类抑制骨吸收,钙剂与维生素D促进骨形成。药物需长期规律使用,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疼痛管理需阶梯用药,避免药物依赖,同时处理药物相关胃肠道反应。

4.康复训练:骨折稳定后需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早期以呼吸训练和肢体被动活动为主,中期加入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后期逐步过渡到抗阻运动和平衡训练。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负重或突然扭转。水中运动可减少脊柱负荷,适合早期功能恢复。康复周期通常需3-6个月,需坚持训练预防肌肉萎缩。

5.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期间需定期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X线每月复查直至骨痂形成,CT可评估椎管占位改善情况。若出现内固定松动或骨不连需及时处理。愈合后每年复查骨密度,评估骨质疏松治疗效。神经功能检查需贯穿全程,关注感觉运动功能变化。

胸椎骨折后需保持正确体位,翻身时轴向整体转动。饮食应高钙高蛋白,戒烟酒避免影响骨愈合。注意环境安全防跌倒,寒冷季节加强保暖。出现异常疼痛或神经症状加重需立即就诊,不可自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