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胸椎骨折如何治疗

2025.09.15 22:25

胸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药物镇痛与抗骨质疏松治疗、康复训练、定期影像学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保守治疗:胸椎稳定性骨折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卧床休息2-8周可减轻椎体压力,配合硬质支具固定3-6个月限制脊柱活动。支具需根据胸椎生理曲度定制,确保骨折部位稳定。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床上翻身训练,避免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

2.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压缩性骨折或合并神经损伤的情况,需手术干预。椎体成形术通过骨水泥注入恢复椎体高度,缓解疼痛。骨折移位明显时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必要时联合椎管减压术。术后需严格监测神经功能变化,防止感染或内固定失效。

3.药物镇痛与抗骨质疏松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联合钙剂缓解急性疼痛,严重疼痛可使用短程阿片类药物。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服用双膦酸盐抑制骨流失,配合活性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药物方案需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调整,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4.康复训练:骨折稳定后开始阶段性康复,早期以呼吸训练和四肢关节活动为主,中期加入腰背肌等长收缩练习,后期逐步过渡到核心稳定性训练。训练强度需结合影像学愈合情况,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二次损伤。

5.定期影像学复查:治疗初期每4-6周进行X线或CT检查,评估椎体高度恢复及骨痂形成情况。骨质疏松患者需每年复查骨密度,调整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影像学显示骨性愈合后可逐步减少支具使用时间。

胸椎骨折后需避免剧烈扭转或弯腰动作,防止椎体再次塌陷。饮食应保证充足蛋白质和钙质摄入,戒烟限酒以促进骨骼修复。出现下肢麻木或排便异常需立即就医,警惕脊髓压迫进展。康复期间保持适度活动量,避免因恐惧疼痛而长期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