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是胃底腺息肉

2024.11.20 19:44

胃底腺息肉是胃息肉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发生在胃底和胃体部。

胃底腺息肉通常是由胃底腺的增生所形成。一般为良性病变,其形成可能与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等有关。这类息肉通常体积较小,表面光滑,色泽与周围黏膜相近。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会出现上腹隐痛、腹胀、恶心等表现,但这些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容易被忽视。

胃底腺息肉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随着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检出率不断提高。对于发现胃底腺息肉的患者,医生一般会建议进一步检查,如检测幽门螺杆菌等,以明确病因。如果息肉较小且无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内镜观察其变化即可。但如果息肉较大、形态不规则或伴有明显症状,可能需要通过内镜下切除等方式进行治疗,以防恶变或出现其他并发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等食物,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这对于胃黏膜的健康以及预防息肉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要遵医嘱定期进行内镜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新的息肉或原有息肉的变化,确保胃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