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肝硬化凝血功能差怎么办

2025.09.25 16:46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差是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数量及功能异常所致。改善凝血功能需针对病因治疗,同时辅以对症支持,如补充凝血因子、输注血小板或使用药物调节凝血机制。

肝硬化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核心在于肝脏合成能力下降。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不足,需通过静脉补充维生素K或新鲜冰冻血浆暂时纠正。血小板减少者可考虑输注血小板,但需注意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脾功能亢进可能影响疗效。对于纤溶亢进,可短期使用抗纤溶药物如氨甲环酸。优化肝功能是关键,需严格控制病因,如戒酒、抗病毒治疗乙肝或丙肝,并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加重出血风险的药物。

注意事项包括密切监测凝血指标如PT、APTT、血小板计数,输血或凝血因子时需警惕容量负荷过重。侵入性操作前需评估出血风险,必要时预防性补充凝血因子。避免粗糙饮食或剧烈运动以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若出现呕血、黑便等出血症状,需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结合营养支持,如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但需注意肝性脑病风险。治疗方案需个体化,由专科医生根据病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