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海螵蛸可以代替桑螵蛸吗

2025.07.03 17:00

海螵蛸与桑螵蛸虽名称相似,但来源与功效不同,不可完全替代。海螵蛸为乌贼内壳,桑螵蛸为螳螂卵鞘,两者在中医临床应用上各有侧重,需根据具体病症与体质辨证使用。

海螵蛸性微温,味咸涩,归肝、肾经,主要功效为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常用于治疗胃溃疡出血、崩漏、遗精滑泄等症。其富含碳酸钙,可中和胃酸,对消化系统疾病效果显著。桑螵蛸性平,味甘咸,归肝、肾经,以补肾固精、缩尿止遗见长,多用于遗尿尿频、遗精早泄、白浊带下等肾气不固之症。两者虽均具固涩作用,但桑螵蛸侧重补肾气,而海螵蛸偏重收敛止血,临床需区分应用。

使用海螵蛸或桑螵蛸时需注意辨证施治。湿热下注、阴虚火旺者慎用固涩类药物,以免闭门留寇。海螵蛸长期服用可能引起便秘,胃寒患者需配伍温中药。桑螵蛸需蒸透晒干以消除虫卵,生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孕妇及过敏体质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现代药理学海螵蛸具有抗溃疡、促进骨愈合作用,桑螵蛸则含蛋白质与微量元素,对生殖系统有调节功能,进一步佐证二者不可盲目互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