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慢性肝炎是怎么造成的

2025.08.24 09:07

慢性肝炎的形成与长期接触有毒物质、长期过量饮酒、药物副作用、代谢异常、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接触有毒物质:肝脏是解毒的主要器官,长期接触工业化学品、农药或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会持续损伤肝细胞。毒素积累导致肝细胞炎症反复发作,逐渐发展为慢性肝炎。部分职业人群因工作环境暴露风险较高,需特别注意防护。

2.长期过量饮酒:酒精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产生乙醛,直接破坏肝细胞膜结构并引发氧化应激。长期饮酒导致脂肪堆积、肝纤维化,最终形成酒精性慢性肝炎。每日酒精摄入量超过安全标准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

3.药物副作用:部分药物需经肝脏代谢,长期服用某些抗生素、抗结核药或镇痛药可能引发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若未及时干预,可转为慢性炎症。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4.代谢异常:脂肪代谢紊乱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内脂质过度沉积引发炎症反应。肥胖、高血脂或糖尿病等代谢疾病患者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促使慢性肝炎发生。

5.病毒感染: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侵入肝细胞后持续复制,免疫系统攻击受感染细胞导致长期炎症。病毒难以被彻底清除时,肝脏反复受损并逐步纤维化,最终发展为慢性病毒性肝炎。

慢性肝炎患者需严格戒酒,避免滥用药物,定期检查肝功能。饮食应清淡并控制脂肪摄入,适当运动改善代谢。接触有毒物质时做好防护,病毒感染者需遵医嘱规范治疗。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