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急性乙肝要怎么治疗

2025.08.27 08:31

急性乙肝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干预、保肝护肝治疗、充分休息与营养支持、避免肝毒性物质接触、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1.抗病毒药物干预:急性乙肝通常无需抗病毒治疗,但若病情严重或转为慢性倾向时需及时用药。核苷类似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肝脏损伤风险。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药物选择需结合病毒载量及肝功能情况,疗程通常较短但需密切观察疗效。

2.保肝护肝治疗:肝脏炎症明显时可使用护肝药物减轻细胞损伤。常用药物包括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能促进肝细胞修复。治疗期间需监测药物副作用,避免过量使用加重代谢负担。同时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确保肝功能逐步恢复。

3.充分休息与营养支持: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以减少肝脏负荷。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为主,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维持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禁酒以减少肝脏刺激。营养均衡有助于免疫系统清除病毒,加速康复进程。

4.避免肝毒性物质接触:严禁饮酒及使用损肝药物,如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等。接触化学毒物或工业原料可能加重肝损伤,需做好防护。生活中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霉变食物摄入,减少肝脏额外负担。

5.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指标: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查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评估肝脏恢复情况。病毒学检测可判断抗病毒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康复后仍需随访,确保病毒彻底清除且无慢性化迹象。

急性乙肝患者需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影响康复。治疗期间出现异常症状如黄疸加重、乏力持续需立即就医。家庭成员应做好防护,避免血液或体液接触传播。康复后建议接种疫苗增强免疫保护,降低再次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