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幼儿蛲虫该如何治疗

2025.09.23 10:48

幼儿蛲虫感染需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和家庭环境清洁。常用药物包括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驱虫药,需按医嘱规范使用。同时,密切接触者也应同步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蛲虫感染常见于幼儿,典型症状为肛门周围瘙痒,夜间尤为明显。确诊可通过透明胶带法在肛门周围取样镜检虫卵。治疗期间需注重个人卫生,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避免重复感染。患儿内衣裤、床单需每日更换并用开水烫洗,家中环境需彻底清洁消毒。药物治疗通常需间隔2-4周重复一次,以确保彻底清除虫体。

治疗期间需避免幼儿抓挠肛门,防止虫卵扩散或引发皮肤感染。家庭成员应共同排查症状,无症状者也建议预防性服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腹痛、头晕等,及时咨询医生。饮食宜清淡,避免生冷食物。若症状反复或持续,需复查粪便或肛周样本,排除其他寄生虫感染可能。幼儿园或集体机构中出现病例时,需协同防控,防止群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