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月经与出血有什么区别

2025.09.29 15:54

月经与出血的区别在于周期性规律与生理功能、血液成分差异、持续时间与量、伴随症状、发生机制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周期性规律与生理功能:月经是育龄女性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的生理现象,具有固定的周期规律,通常每21至35天发生一次,与卵巢激素水平变化直接相关。出血则无固定周期,可能由外伤、疾病或激素紊乱引发,属于病理或异常现象。月经是生殖系统健康的标志,而出血可能是身体异常的警示信号。

2.血液成分差异:月经血包含动脉血、静脉血、子宫内膜组织碎片及宫颈黏液,颜色偏暗红且质地黏稠。非月经出血通常为单纯动脉或静脉血,颜色鲜红或暗红,质地较稀薄,不含内膜组织。月经血因纤维蛋白溶解酶作用不易凝固,而其他出血可能形成血块。

3.持续时间与量:月经持续3至7天,总失血量约20至80mL,具有从少到多再减少的规律变化。异常出血持续时间不定,可能突然大量或持续点滴出血,量可能远超月经或长期少量不净。

4.伴随症状:月经可能伴随轻微下腹坠胀、腰酸或乳房胀痛,属正常生理反应。非月经出血常伴随剧烈腹痛、发热、头晕或异常分泌物,提示存在炎症、损伤或其他病变。

5.发生机制:月经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控,子宫内膜因激素撤退而脱落。异常出血可能源于子宫肌瘤、内膜病变、凝血障碍或外伤,与激素周期无关,需医学干预。

区分月经与异常出血需结合多方面表现,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避免自行判断延误治疗,记录出血时间、量及症状有助于医生诊断。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对生理周期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