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内低压综合征做什么检查

2025.08.11 14:18

颅内低压综合征需进行腰椎穿刺测压、头颅磁共振成像、脑脊液生化检查、脊髓造影、眼底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腰椎穿刺测压:通过测量脑脊液压力直接判断是否存在颅内低压,正常压力范围为70-180mmH2O,低于60mmH2O可确诊。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感染,穿刺后需平卧防止低颅压加重。结果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2.头颅磁共振成像:可观察到脑组织下沉、硬膜下积液、静脉窦扩张等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能显示硬脑膜弥漫性增厚,对鉴别继发性低颅压有帮助。无创且分辨率高,是首选影像学检查。

3.脑脊液生化检查:分析脑脊液蛋白含量、细胞数及糖氯水平,排除感染或炎症性疾病。低颅压时蛋白可能轻度升高,但细胞数通常正常。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4.脊髓造影:通过造影剂显示脑脊液漏出部位,适用于顽固性低颅压或疑似脊髓脑脊液漏。需在X线透视下进行,可能诱发头痛,需谨慎操作。明确漏点后可指导进一步治疗。

5.眼底检查:观察视乳头是否水肿或出血,低颅压时可能出现视乳头水肿。简单快捷,但特异性较低,需与其他检查联合使用。

检查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状态,避免过度活动加重症状。腰椎穿刺后严格卧床,补充水分促进脑脊液生成。影像学检查前去除金属物品,确保结果准确。脊髓造影后监测生命体征,警惕过敏反应。所有操作需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