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都有哪些病因

2025.09.08 17:10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包括叶酸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维生素B12缺乏、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某些药物影响、遗传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叶酸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叶酸是红细胞生成必需的营养物质,长期饮食不均衡或胃肠道疾病导致叶酸吸收减少,会影响DNA合成,使红细胞发育停滞在巨幼阶段。慢性腹泻、胃切除术后等情况常见叶酸吸收不良,孕妇及生长发育期人群对叶酸需求增加,若补充不足易诱发贫血。

2.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参与叶酸代谢和神经髓鞘形成,缺乏时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堆积和甲基化反应障碍。内因子分泌不足、回肠末端病变或长期素食可能引起维生素B12缺乏,进而影响红细胞成熟,表现为巨幼变和神经系统症状。

3.骨髓造血功能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可干扰红细胞正常分化,导致无效造血。造血微环境改变或干细胞缺陷使得红细胞前体细胞停滞在巨幼阶段,外周血出现大卵圆形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4.某些药物影响:抗代谢药物如甲氨蝶呤会干扰叶酸代谢,长期使用可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活性。抗癫痫药和免疫抑制剂也可能干扰DNA合成,导致红细胞成熟障碍,停药后贫血通常可逆。

5.遗传因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会影响叶酸代谢通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和DNA合成障碍。先天性维生素B12代谢异常疾病如遗传性内因子缺乏,会从幼年起表现为顽固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诊断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需结合血象、骨髓象和生化检查,治疗前需明确具体病因。长期贫血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需及时干预。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对营养缺乏型贫血尤为重要,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血常规和相关代谢指标有助于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