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什么是小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025.09.05 15:51

小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导致的贫血,主要表现为红细胞体积增大和数量减少。这种类型的贫血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的情况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特点是红细胞形态异常,通常伴随有乏力、苍白、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这种贫血的发生通常与饮食不均衡、消化系统疾病或某些遗传性疾病有关。维生素B12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如肉类、鱼类和乳制品,而叶酸则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豆类和坚果中。若饮食中缺乏这些营养素,或者由于某些疾病导致吸收不良,便可能引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某些药物也可能影响维生素的代谢和吸收,进一步加重贫血的情况。临床上,医生通常会通过血液检查来确诊,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调整饮食结构等。

在管理小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需特别注意营养均衡和定期监测血液指标。家长应关注儿童的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12和叶酸,避免偏食和挑食现象。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贫血的早期症状,必要时进行血液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若发现生长缓慢或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对于已经确诊的儿童,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效果,防止贫血复发。早期发现和干预是预防和治疗小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