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重度骨质疏松该怎么治疗

2025.09.15 22:25

重度骨质疏松需通过药物抑制骨吸收或促进骨形成、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调整生活方式减少跌倒风险、物理治疗缓解疼痛并改善功能、定期监测骨密度调整治疗方案。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抑制骨吸收或促进骨形成:重度骨质疏松常需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减缓骨质流失,或采用甲状旁腺素类似物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部分患者需联合用药以增强疗效,用药期间需关注肾功能及下颌骨坏死等不良反应。

2.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每日钙摄入量应达到1200mg,优先通过饮食补充,不足时选用碳酸钙或柠檬酸钙等制剂。维生素D每日补充800-1000IU,促进肠道钙吸收,改善肌肉功能,定期检测血钙和尿钙避免过量。

3.调整生活方式减少跌倒风险: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饮食,戒烟限酒,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低强度负重运动如散步或太极,增强骨骼强度,居家环境减少障碍物,使用防滑垫和扶手预防骨折。

4.物理治疗缓解疼痛并改善功能:采用超短波或热敷减轻疼痛,定制康复训练计划增强核心肌群和平衡能力,使用支具固定脊柱减少椎体压力,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骨量进一步流失。

5.定期监测骨密度调整治疗方案:每1-2年复查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评估骨密度变化,结合血液指标如β-胶原降解产物动态判断疗效,根据结果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必要时转诊至专科进一步干预。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出现吞咽困难或骨痛加重立即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和搬运重物,防止脆性骨折。长期用药者需定期口腔检查,预防颌骨并发症。保持适度日晒,但需防晒避免皮肤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