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细菌性阴道炎应该如何诊断

2025.09.29 12:08

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观察、阴道分泌物检查、胺试验、阴道酸碱度测定、阴道涂片镜检。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症状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灰白色稀薄分泌物、鱼腥味、外阴瘙痒或灼热感。症状轻重不一,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医生需结合患者主诉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但单凭症状无法确诊,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

2.阴道分泌物检查:取阴道分泌物进行肉眼观察和实验室检测。典型表现为均质、黏附于阴道壁的分泌物,颜色呈灰白色。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线索细胞,即阴道上皮细胞边缘附着大量细菌,这是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3.胺试验:在阴道分泌物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若产生鱼腥味则为阳性。该试验操作简单,结果快速,但特异性不高,需与其他检查结合使用。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性阴道炎,但阴性不能完全排除。

4.阴道酸碱度测定:用试纸检测阴道分泌物的酸碱度。正常阴道环境呈弱酸性,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酸碱度通常超过4.5。该方法简便易行,但需注意取样时避免宫颈黏液污染,否则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5.阴道涂片镜检:将分泌物涂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除线索细胞外,还可发现乳酸杆菌减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多。该方法能直观反映阴道菌群变化,是确诊的重要依据之一。

诊断过程中需避免在月经期取样,检查前24小时内禁止性生活、阴道冲洗或使用药物。取样时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影响结果。治疗方案需根据检查结果个体化制定,定期复查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