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内耳眩晕症发作时应该怎么办

2025.08.11 14:17

内耳眩晕症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静止、选择安静环境闭目休息、避免突然移动头部、适当补充水分保持电解质平衡、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活动保持静止:内耳眩晕症发作时身体平衡功能暂时失调,继续活动可能加重眩晕或导致跌倒。保持静止能减少内耳前庭系统的刺激,缓解头晕症状。坐下或躺下时需缓慢行动,避免快速改变体位。若在户外发作,应尽快寻找支撑物倚靠,等待症状减轻。

2.选择安静环境闭目休息:强光或噪音可能加剧眩晕感,安静昏暗的环境有助于降低感官刺激。闭目可减少视觉与前庭信号冲突,减轻大脑处理平衡信息的负担。建议平卧时抬高头部约15度,避免完全平躺加重内耳压力。休息时间以症状缓解为准,通常需30分钟至数小时。

3.避免突然移动头部:内耳病变时头部快速转动会刺激半规管内的淋巴液异常流动,诱发或加重眩晕。动作需轻缓,尤其避免低头、仰头或左右转头。起身时应先侧卧再缓慢坐起,站立时扶稳固定物。日常生活中需减少弯腰、摇头等动作。

4.适当补充水分保持电解质平衡: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可能影响内耳淋巴液循环,加重眩晕。发作时可少量饮用温水或淡盐水,分次补充避免大量饮水引发呕吐。伴有呕吐时更需注意补水,必要时口服补液溶液。长期患者需规律饮食,避免高盐或高糖饮食破坏体液平衡。

5.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反复发作或伴随听力下降、耳鸣、呕吐不止可能提示梅尼埃病或前庭神经元炎等严重病变。就医后可进行前庭功能检查或影像学评估,排除中枢性眩晕。医生可能开具改善微循环药物或前庭抑制剂,部分患者需接受康复训练。

眩晕发作期间不宜强行驾车或操作器械,防止意外。日常需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或情绪波动诱发症状。长期眩晕患者应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复诊时提供详细病史协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