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多发性硬化应选用哪些方式治疗

2025.08.11 14:17

多发性硬化可选用药物治疗、物理康复、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中医调理。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多发性硬化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免疫调节剂和症状缓解药物。免疫调节剂用于减缓疾病进展,减少复发频率,常用药物包括干扰素和特定口服制剂。症状缓解药物针对具体表现,如肌肉痉挛使用解痉药,疼痛则选用镇痛类药物。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血常规,避免自行调整剂量。部分药物可能引起不良反应,需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

2.物理康复:物理康复是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针对性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与协调能力。水疗和温热疗法可缓解肌肉僵硬,低频电刺激有助于减轻疼痛。康复计划需根据病情程度个性化设计,由专业康复师指导。长期坚持康复训练能延缓功能障碍进展,但需避免过度疲劳。

3.心理干预:多发性硬化患者常伴随焦虑或抑郁情绪,心理干预不可或缺。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调整负面思维,缓解心理压力。团体辅导提供情感支持,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放松训练如正念冥想可降低应激反应。心理干预需与药物治疗结合,定期评估心理状态,必要时调整干预方式。

4.生活方式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控制病情至关重要。均衡饮食需增加富含维生素D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减少高脂肪摄入。适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可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活动。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戒烟限酒以减少诱发因素。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防止症状加重。

5.中医调理:中医通过辨证施治改善多发性硬化症状。针灸可缓解肢体麻木和疼痛,推拿促进气血流通。中药方剂如补益肝肾类药物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需由中医师根据体质开具。艾灸或拔罐辅助祛除体内湿邪。中医调理需长期坚持,与西医治疗协同进行,避免擅自使用偏方。

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及时反馈身体变化。不同阶段病情差异较大,治疗方案需动态调整。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避免轻信未经证实的疗法。家属应给予充分支持,协助患者坚持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