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慢性附件炎怎么诊断

2025.04.16 09:51

慢性附件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慢性附件炎患者常表现为下腹隐痛或坠胀感,疼痛可能在劳累或月经期加重,伴有白带增多、月经不调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腰骶部酸痛或性交痛,症状反复发作且病程较长,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认。

2.妇科检查: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可发现附件区增厚、压痛或触及包块,子宫活动度可能受限。慢性炎症可能导致输卵管增粗或卵巢粘连,妇科检查是初步判断附件炎的重要方法。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或血沉可能增高。阴道分泌物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增多或病原体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或支原体感染,有助于明确病因。

4.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手段,可显示输卵管增粗、积水或卵巢囊肿等改变。严重者可能出现盆腔积液或粘连,磁共振或CT检查可进一步评估病变范围及程度。

5.病理学检查: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可通过腹腔镜探查并取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可明确炎症性质及是否存在其他病变,如结核性附件炎或肿瘤性病变。

慢性附件炎的诊断需综合多种方法,避免漏诊或误诊。早期明确诊断有助于针对性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