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登革热早期检测什么

2025.08.27 08:30

登革热早期检测主要包括观察发热症状、检查皮肤疹、留意出血倾向、监测血小板计数、关注肝脾肿大。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发热症状:登革热早期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以上,伴有寒战和全身乏力。发热通常持续2-7天,部分病例可能出现双峰热,即体温短暂下降后再次升高。早期发热症状易与其他病毒感染混淆,但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后续症状可辅助判断。

2.检查皮肤疹:约半数患者在病程第3-6天出现皮疹,多见于躯干和四肢,呈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皮疹可能伴有瘙痒,按压后褪色。部分病例可见针尖样出血点,提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皮肤疹的出现有助于与其他发热性疾病鉴别。

3.留意出血倾向:早期可能表现为牙龈出血、鼻衄或皮下瘀点,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出血症状与血小板减少和血管内皮损伤有关。轻微碰撞后皮肤易出现瘀斑,或注射部位渗血不止,均需警惕登革热进展。

4.监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是重要实验室指标,早期可能正常,但病程第3-5天常降至100×10⁹/L以下。血小板减少程度与疾病严重性相关,需动态监测。同时可伴白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

5.关注肝脾肿大:部分患者早期可触及肝脏轻度肿大,伴压痛,转氨酶轻度升高。脾肿大较少见,若出现提示病情较重。肝功能异常多为自限性,但需警惕重症化倾向。

出现突发高热伴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疫区旅行史。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掩盖病情,尤其慎用可能加重出血风险的药物。病程中密切观察皮肤黏膜变化,定期复查血液指标。保持充足休息,补充水分以防脱水。医疗机构需做好防蚊隔离措施,防止院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