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肝吸虫病该怎么办

2025.08.27 08:31

肝吸虫病需及时就医确诊并进行驱虫治疗、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寄生虫药物、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定期复查确保虫体清除、改善卫生习惯防止再次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确诊并进行驱虫治疗:肝吸虫病确诊需通过粪便检查或影像学手段,明确感染后需立即接受专业治疗。常用驱虫药物能有效杀灭成虫,但用药剂量和疗程需严格遵循医疗方案。拖延治疗可能导致胆管炎、肝硬化等并发症,早期干预是康复关键。

2.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寄生虫药物:吡喹酮等药物是治疗肝吸虫病的首选,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腹痛等副作用。服药期间需避免饮酒,防止加重肝脏负担。完成全程用药后需复查,确保虫体完全清除,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中断治疗。

3.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肝吸虫幼虫常寄生在淡水鱼虾肌肉中,生食或未彻底加热的食物是主要感染途径。彻底煮熟食材可完全杀灭寄生虫,腌制、醋泡或冷藏等方法无法确保安全。改变饮食习惯是预防感染的核心措施。

4.定期复查确保虫体清除:治疗后1-3个月需复查粪便或血液指标,确认虫卵是否转阴。部分患者需多次驱虫治疗才能彻底清除寄生虫。长期未治愈者应监测肝功能及胆管健康,防止纤维化或癌变风险。

5.改善卫生习惯防止再次感染:处理生鲜食材后需彻底清洁双手及厨具,避免虫卵污染环境。流行区域应加强水源管理,防止粪便污染水体。感染者家庭成员也需筛查,集体防控可降低重复感染概率。

治疗期间需保持清淡饮食,减轻肝脏代谢压力。出现黄疸、持续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复诊。流行地区居民应提高防护意识,集体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例。康复后仍需长期关注肝脏健康,避免重复接触感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