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什么是前庭周围性眩晕

2024.09.29 11:56

前庭周围性眩晕是指由于内耳前庭感受器或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引起的眩晕。

前庭周围性眩晕主要与耳部的病变相关。当内耳的前庭器官,如半规管、球囊、椭圆囊等出现问题,或者前庭神经在进入颅内之前的部分发生病变时,就会导致这种眩晕的发生。常见的病因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患者会突然感觉到自身或周围环境在旋转、摇晃,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眩晕发作的持续时间较短,可几秒到数天不等。

进一步来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多在头部位置改变时诱发,如躺下、起床、翻身等动作时发作,具有短暂性和重复性的特点。梅尼埃病则通常伴有耳鸣、耳闷胀感和听力下降,呈间歇性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前庭神经炎多在病毒感染后出现,眩晕发作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可伴有平衡障碍。耳部的外伤、药物中毒、迷路炎等也可能引起前庭周围性眩晕。对于这类眩晕的诊断,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询问、耳部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治疗上主要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耳石复位治疗、药物治疗改善内耳循环和减轻水肿、营养神经等,必要时还可进行手术治疗。同时,患者在眩晕发作时应注意休息,避免摔倒和受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耳部保健,避免耳部受伤和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减少眩晕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