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前庭周围性眩晕怎么治

2025.06.30 16:17

前庭周围性眩晕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缓解眩晕和恶心呕吐、前庭康复训练改善平衡功能、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心理干预减轻焦虑情绪、生活方式调整避免诱发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缓解眩晕和恶心呕吐:前庭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可使用抗组胺药、抗胆碱药或镇静剂缓解症状。急性期以控制眩晕和伴随的恶心呕吐为主,药物能抑制前庭神经异常放电,减轻不适感。长期频繁发作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避免过度依赖药物。药物选择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注意副作用如嗜睡和口干。

2.前庭康复训练改善平衡功能:通过针对性锻炼促进前庭代偿,帮助中枢神经系统适应功能异常。训练包括眼球运动、头部运动和平衡练习,逐步提高耐受性。适合慢性眩晕或反复发作者,需坚持数周至数月。康复计划需个性化设计,由专业指导避免错误动作加重症状。

3.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针对耳石脱落引起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采用特定手法使耳石归位。常用Epley或Semont复位法,通过调整头部位置引导耳石回到椭圆囊。操作需准确,避免误伤颈椎。部分患者需多次复位,成功后配合体位限制防止复发。

4.心理干预减轻焦虑情绪:眩晕反复发作易引发紧张和恐惧,加重症状。心理疏导帮助正确认识疾病,减少过度关注。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和冥想可降低自主神经兴奋性。严重焦虑者可结合专业心理咨询,避免形成恶性循环。

5.生活方式调整避免诱发因素: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控制盐分避免内耳水肿。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疲劳和熬夜。发作期注意防跌倒,避免突然转头或弯腰。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旋转或跳跃动作。

眩晕发作时需立即坐下或躺下防止摔倒,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治疗期间记录发作时间和诱因有助于调整方案。饮食清淡,保持情绪稳定对恢复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