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结核病如何治疗

2025.08.27 08:30

结核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标准化抗结核药物组合、坚持足疗程用药、定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加强营养支持与休息、隔离措施防止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标准化抗结核药物组合:一线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通常采用四联疗法。药物组合能有效杀灭结核分枝杆菌,减少耐药性产生。治疗初期需根据病情调整剂量,确保药物浓度达到杀菌效果。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增减或停药。

2.坚持足疗程用药:结核病治疗周期通常为6至9个月,耐药结核需延长至18个月以上。全程规律用药是治愈的关键,中断治疗易导致复发或耐药。采用直接面视下服药策略可提高依从性。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提前停药,需完成全部疗程。

3.定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抗结核药物可能引起肝损伤、胃肠道反应或过敏等副作用。治疗期间需每月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和视力。出现黄疸、皮疹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调整方案。老年患者及合并慢性病者更需密切监测。

4.加强营养支持与休息:结核病消耗体能,需补充高蛋白、高热量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恢复。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戒烟戒酒以减少肺部刺激。营养不良者需额外补充营养素。

5.隔离措施防止传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需佩戴口罩,单独居住并通风良好。痰液需消毒处理,避免随地吐痰。密切接触者应筛查感染情况。传染期减少外出,症状缓解后仍需完成隔离期。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轻信偏方或中断用药。出现发热、咯血等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复诊。保持环境清洁与个人卫生,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及痰涂片。家属应协助监督服药并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