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硬膜下血肿治疗方法

2025.01.02 14:38

硬膜下血肿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清除、药物治疗、观察与保守治疗、支持性治疗、康复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手术清除:硬膜下血肿一旦确诊,若病情严重或血肿体积较大,常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清除血肿,减轻颅内压,防止脑组织进一步受损。手术方式包括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降低颅内压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血黏度,改善脑循环,有助于减轻症状和促进血肿吸收。

3.观察与保守治疗:对于部分病情较轻、血肿体积较小的患者,可以采取观察与保守治疗。在此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如症状加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支持性治疗:支持性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等。这些措施有助于稳定患者病情,为其他治疗创造条件。

5.康复训练:在病情稳定后,患者需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功能恢复。

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综合考虑。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同时,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加强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