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脑损伤如何护理

2025.09.11 19:33

颅脑损伤后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变化防止脑疝、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恢复、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给予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情绪。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颅脑损伤可能导致呕吐或分泌物堵塞气道,需及时清理口腔异物并将头部偏向一侧。对于昏迷者应使用口咽通气道或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必要时进行吸痰操作。监测血氧饱和度确保供氧充足,避免低氧加重脑水肿。

2.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变化防止脑疝:每1-2小时评估一次意识状态,记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异常可能提示颅内压增高或脑干受压,需立即报告处理。若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或血压骤升,需警惕脑疝发生。

3.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恢复:早期通过鼻饲或静脉补充高热量、高蛋白流食,避免低蛋白血症加重脑水肿。每日监测血钠、血钾水平,纠正异常防止抽搐或意识障碍。控制输液速度,限制每日入水量在1500-2000mL以内。

4.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使用气垫床分散压力,骨突部位垫软枕。每日进行被动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穿戴弹力袜。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平整无褶皱。

5.给予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情绪:耐心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减轻恐惧感。鼓励表达内心感受,提供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必要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干预,避免情绪波动影响康复。

康复过程中需避免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恢复情况。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发热、抽搐或意识恶化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