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反射性尿失禁怎么办

2025.06.06 19:49

反射性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定时排尿训练、调整饮水量、使用辅助器具、药物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盆底肌训练:通过规律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群,增强尿道括约肌的控制力。每日坚持3-4组,每组10-15次收缩,每次持续5-10秒。初期可平躺练习,熟练后坐立位也可进行。长期坚持可改善排尿反射异常,减少漏尿次数。需避免腹部用力代偿,专注盆底区域。

2.定时排尿训练:根据日常排尿间隔制定计划,初期每1-2小时主动排尿一次,逐渐延长间隔至2.5-3小时。通过生物钟重建膀胱规律性,减少尿急和意外漏尿。排尿时需彻底排空膀胱,避免残余尿诱发感染。夜间可适当减少饮水量,降低起夜频率。

3.调整饮水量:每日总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分次少量摄入。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尤其睡前2小时限制摄入。减少咖啡、浓茶等利尿饮品,以温水为主。观察排尿日记,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饮水时间和量,平衡水代谢与膀胱负担。

4.使用辅助器具:针对严重漏尿可选择接尿器或成人纸尿裤,防止衣物污染和皮肤刺激。选择透气材质,及时更换保持清洁。男性可用外部集尿装置,女性可尝试尿道塞。需定期评估使用必要性,避免长期依赖。

5.药物干预: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减少膀胱收缩的药物,或调节神经传导的处方药。需严格遵循剂量,注意口干、便秘等副作用。中药可选用补肾固脬类方剂,配合针灸改善膀胱气化功能。定期复诊调整方案,避免自行停药或换药。

日常需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预防尿路感染。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腹压,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记录排尿情况便于医生评估,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合并其他疾病时需综合治疗,切勿忽视原发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