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反射性尿失禁的原因是什么

2024.12.19 08:44

反射性尿失禁主要由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脑血管意外、脑肿瘤、前列腺手术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脊髓损伤:脊髓是控制排尿反射的重要神经传导通路。当脊髓受到损伤,如外伤导致脊髓断裂或严重挫伤时,会破坏正常的神经传导,使得膀胱与大脑之间的联系中断。膀胱充盈的感觉无法正常上传至大脑,大脑也不能有效地控制膀胱的收缩,从而导致反射性尿失禁。

2.多发性硬化症: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髓鞘遭到破坏。在排尿方面,影响了神经信号在脊髓和大脑之间的正常传递。神经传导出现异常后,膀胱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失调,容易引发反射性尿失禁。

3.脑血管意外:像脑梗死或脑出血等脑血管意外发生后,大脑的神经功能受损。大脑对膀胱的控制能力下降,可能无法抑制膀胱的不自主收缩,同时也难以准确感知膀胱的状态,进而导致反射性尿失禁。

4.脑肿瘤:脑肿瘤可能压迫或侵犯与排尿控制相关的神经组织。无论是肿瘤直接压迫神经传导通路,还是影响了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都会干扰大脑对膀胱的正常调控,最终引起反射性尿失禁。

5.前列腺手术: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周围的神经组织。这些神经对于膀胱的正常功能,如感知膀胱充盈程度和控制膀胱收缩等至关重要。一旦受损,就容易出现反射性尿失禁。

反射性尿失禁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病症,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其发生。了解这些病因有助于在诊断和治疗时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