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感染性休克护理常规是怎样

2025.09.08 17:10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护理常规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控制感染源、提供呼吸支持、加强营养与代谢管理。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感染性休克患儿需持续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体温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早期发现异常变化有助于及时干预,避免病情恶化。重点关注尿量变化,尿量减少可能提示循环灌注不足。意识状态监测同样重要,烦躁或嗜睡均需警惕脑灌注不足。

2.维持有效循环血量: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优先选择中心静脉置管。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调整补液速度与量,避免过量或不足。晶体液与胶体液合理搭配使用,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定期评估皮肤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外周灌注指标。

3.控制感染源:尽早明确感染病原体,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继发感染。清除局部感染灶,如引流脓肿或清创处理。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4.提供呼吸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调整呼吸机参数以维持适宜氧合与通气。定期吸痰,预防肺不张或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监测血气分析结果,及时纠正酸碱失衡。

5.加强营养与代谢管理:休克早期可暂时禁食,稳定后尽早启动肠内营养。选择易消化、高热量食物,少量多次喂养。监测血糖与电解质,预防应激性高血糖或低钾血症。记录每日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感染性休克患儿需保持安静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护理操作集中进行,避免频繁搬动。家属需配合医护人员,避免过度焦虑影响患儿情绪。严格记录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