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动脉瘤怎么治疗

2025.08.11 14:18

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开颅夹闭术、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保守观察与定期随访、药物治疗控制相关风险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开颅夹闭术:通过外科手术直接暴露动脉瘤,用特制金属夹夹闭瘤颈,阻断血流进入瘤体,防止破裂。适用于位置表浅或形态复杂的动脉瘤,尤其合并颅内血肿需同时清除的情况。手术需切开颅骨,创伤较大,但远期效果明确,复发率低。术后可能出现脑水肿、感染或神经功能损伤,需密切监测。

2.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经股动脉插入导管,将弹簧圈或液体栓塞剂填充至瘤腔内,促使血栓形成闭塞动脉瘤。适用于深部或手术难以到达的动脉瘤,创伤小且恢复快。但部分宽颈动脉瘤需结合支架辅助,可能增加血栓风险。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并定期复查,防止复发或栓塞不全。

3.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在载瘤动脉内植入密网支架,改变血流方向使瘤内形成血栓,同时重建血管壁。适用于巨大或梭形动脉瘤,尤其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病例。装置会逐渐与血管内皮融合,但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避免支架内狭窄或远端栓塞。

4.保守观察与定期随访:对未破裂且直径较小的动脉瘤,若风险评估提示破裂概率低,可暂不干预。每6-12个月通过影像学检查监测大小和形态变化。需严格控制血压、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降低破裂风险。一旦发现增长或症状加重,需及时转为积极治疗。

5.药物治疗控制相关风险因素: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使用降压药、降脂药等稳定血管壁压力,减缓动脉瘤进展。镇痛药缓解头痛症状,但需避免抗凝药物增加出血风险。戒烟限酒、低盐饮食等生活方式调整是重要辅助手段。

治疗选择需结合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及身体状况综合评估。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疑似破裂时禁止随意移动患者。术后康复期避免用力咳嗽或便秘,防止颅内压骤升。定期随访不可忽视,即使成功治疗仍需终身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