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小腿腓骨下段骨折怎么护理

2025.09.15 22:25

小腿腓骨下段骨折需固定制动避免二次损伤、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适度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保持营养均衡加速骨骼修复。具体分析如下:

1.固定制动避免二次损伤:骨折后需立即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患肢,限制活动防止骨折端移位。固定期间避免负重或剧烈运动,尤其行走时需借助拐杖分担压力。若固定物出现松动或压迫皮肤需及时调整,防止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或压疮。

2.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卧床时将小腿垫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作用减少组织液渗出。肿胀明显者可配合冷敷,但需避免冻伤。后期转为热敷促进血肿吸收,同时按摩周围肌肉预防粘连,注意力度适中以免影响骨折稳定性。

3.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初期每2周拍摄X线片确认对位情况,后期根据愈合进度调整复查间隔。若发现延迟愈合或错位需及时干预,如调整固定方式或考虑手术。复查时还需评估周围神经血管功能,排除并发症风险。

4.适度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踝关节屈伸、旋转训练,避免僵硬或肌肉萎缩。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后期增加抗阻练习,如弹力带训练。训练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限,分多次进行避免疲劳性损伤。

5.保持营养均衡加速骨骼修复:增加钙质摄入如奶制品、豆类,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蛋白质摄入需充足,但避免高脂饮食影响血液循环。戒烟限酒以减少血管收缩对愈合的干扰,适量补充锌、镁等微量元素参与骨痂形成。

骨折后需关注患肢皮肤颜色、温度及感觉变化,异常时立即就医。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可能提示感染,需抗生素治疗。康复期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单侧负重,睡眠时选择硬板床维持脊柱力线。日常活动需循序渐进,不可过早恢复高强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