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梗死是个什么病

2025.09.30 16:08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的疾病,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血管阻塞可能由血栓形成或外部栓子脱落引起,导致脑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进而引发神经功能缺损。该病起病急骤,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脑梗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管狭窄风险。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内易形成血栓,脱落后可能堵塞脑血管。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促进病情发展。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性偏瘫、言语不清、面部歪斜,严重时可出现昏迷。诊断主要依靠CT或MRI检查,能清晰显示梗死灶的位置和范围。治疗关键在于尽早恢复血流,溶栓药物在发病4.5小时内效果最佳,超过时间窗则需采取抗血小板、改善循环等保守治疗。康复期需结合针灸、功能训练等综合干预。

预防脑梗死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指标。饮食上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果和全谷物。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防止出血风险。保持规律作息和乐观心态对预防复发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