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程度才算重度脂肪肝

2025.08.23 08:20

重度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包括肝脏脂肪含量超过30%、影像学检查显示明显弥漫性脂肪浸润、肝功能异常持续存在、伴随炎症或纤维化迹象、临床症状如肝区疼痛或黄疸明显。具体分析如下:

1.肝脏脂肪含量超过30%:通过肝脏活检或质子磁共振波谱测定,脂肪占比超过肝脏重量的30%即可判定。正常肝脏脂肪含量低于5%,轻度为5%-10%,中度为10%-30%。重度脂肪肝的肝细胞脂滴大量堆积,导致肝细胞结构变形,甚至破裂。

2.影像学检查显示明显弥漫性脂肪浸润:超声检查表现为肝脏回声增强且后方衰减,CT显示肝脏密度显著降低。磁共振成像可见脂肪信号均匀分布,肝血管纹理模糊。影像学结果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3.肝功能异常持续存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长期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γ-谷氨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也可能升高。肝功能持续异常提示肝细胞损伤严重,代谢能力显著下降。

4.伴随炎症或纤维化迹象:肝脏活检发现肝细胞气球样变、炎性细胞浸润或纤维组织增生。血清学检查如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升高,提示可能进展为脂肪性肝炎或肝硬化。

5.临床症状如肝区疼痛或黄疸明显: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常见,严重时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乏力、食欲减退。部分病例伴随脾肿大或腹水,表明病情已影响全身代谢。

脂肪肝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影像学变化,避免高脂饮食和酒精摄入。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但剧烈运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药物使用需谨慎,部分降脂药可能损伤肝脏。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或持续疲劳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