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沙门氏菌感染对饮食有什么要求

2025.08.27 08:30

沙门氏菌感染期间需避免高脂高糖食物、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生冷及未煮熟食物、注意饮食卫生。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高脂高糖食物:高脂肪和高糖分食物可能加重肠道负担,延缓康复进程。沙门氏菌感染常伴随腹泻和消化功能减弱,摄入过多油脂或甜食可能刺激肠道蠕动,加剧症状。建议暂时减少油炸食品、奶油制品及含糖饮料的摄入,以减轻消化道压力。

2.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感染期间肠道黏膜可能受损,消化能力下降。米汤、稀粥、藕粉等流质食物易于吸收,能提供基础能量而不刺激肠道。随着症状缓解,可逐步过渡至软烂面条、蒸蛋等半流质食物,帮助恢复体力。

3.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频繁腹泻或呕吐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除白开水外,可适量补充淡盐水或口服补液溶液,以维持水分和钠钾平衡。少量多次饮水更利于吸收,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加重胃肠负担。

4.避免生冷及未煮熟食物:沙门氏菌常见于生肉、生蛋和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中。感染期间应彻底加热食物,避免生食沙拉、刺身等。低温保存的剩菜也需充分复热,防止细菌再次滋生。

5.注意饮食卫生:处理食材前后需彻底清洁双手和厨具,生熟食分开存放。餐具应高温消毒,避免交叉污染。外出就餐时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康复期间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持续发热或严重脱水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物,以免阻碍病原体排出。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消毒接触频繁的物品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