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髓炎怎么检查出来的

2025.09.15 22:26

骨髓炎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和细菌学检查确诊。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骨髓炎患者常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发热及功能障碍,慢性期可能伴随窦道形成或脓液渗出。症状与感染程度相关,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影像学检查:X线可显示骨质破坏或骨膜反应,CT能清晰观察骨皮质和骨髓腔病变,MRI对早期软组织感染和骨髓水肿敏感,核素扫描有助于发现隐匿性病灶。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增快提示炎症存在。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降钙素原水平上升。

4.病理学检查: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病变骨组织,镜下可见炎性细胞浸润、骨坏死或纤维组织增生,明确诊断并排除肿瘤等疾病。

5.细菌学检查:抽取脓液或病变组织进行培养,鉴定致病菌种类及药敏试验,指导抗生素选择,提高治疗效果。

骨髓炎诊断需多维度结合,避免单一检查的局限性。急性期应尽早干预,慢性期注意长期随访。治疗期间需监测药物副作用,定期复查影像学及炎症指标,防止复发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