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髓炎症状怎么检查出来

2025.09.15 22:25

骨髓炎症状可通过临床表现观察、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病理活检以及骨髓穿刺确诊。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观察:骨髓炎早期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慢性骨髓炎可能形成窦道,反复流脓。医生通过触诊和病史询问初步判断病情进展,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2.影像学检查:X线片可显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等典型表现,但早期变化可能不明显。CT能更清晰观察骨质细微结构,MRI对软组织及骨髓水肿敏感,有助于早期发现炎症范围。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可辅助定位感染灶。

3.实验室检测:血常规检查常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和血沉数值上升反映炎症活动程度。血液或脓液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指导抗生素选择。

4.病理活检:通过手术或穿刺获取病变骨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到炎性细胞浸润、坏死骨等特征性改变,是确诊骨髓炎的重要依据。活检同时可进行微生物培养,提高病原体检出率。

5.骨髓穿刺:抽取骨髓液进行涂片或培养,直接检测骨髓腔内感染情况,适用于血源性骨髓炎或全身症状明显的患者。穿刺结果结合其他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骨髓炎需尽早干预,避免骨质进一步破坏。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评估疗效。日常注意伤口护理,防止感染扩散。饮食应保证营养均衡,促进骨质修复。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