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中医怎样治疗脊髓空洞症

2025.09.11 17:28

中医治疗脊髓空洞症主要通过辨证施治,结合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中医认为该病多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经络瘀阻有关,治疗上注重补益肝肾、益气活血、疏通经络,以调整整体机能,缓解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

在具体治疗中,中药常选用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如熟地黄、山茱萸、杜仲等,配合活血化瘀的丹参、当归、川芎等,促进气血运行。针灸选取督脉及膀胱经穴位,如大椎、命门、肾俞等,以激发阳气、通调经络。推拿手法可松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循环,辅助恢复肢体功能。部分患者结合艾灸温通经脉,增强治疗效果。中医强调个体化方案,根据体质差异调整用药和手法,部分案例显示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运动障碍。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影像学,监测病情变化,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中药需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防止过量温补或活血药物引起不适。针灸推拿应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误伤神经。同时配合康复训练,保持乐观心态,注意保暖防寒,饮食宜营养均衡,少食生冷油腻。若出现病情加重,如肌力明显下降或呼吸困难,需及时结合现代医学干预。中医调理需长期坚持,不可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