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败血症怎么治

2025.08.27 08:30

败血症的治疗包括及时使用广谱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源、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纠正电解质紊乱、提供营养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使用广谱抗生素:败血症的治疗首要措施是迅速使用广谱抗生素以覆盖可能的病原体。抗生素的选择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可能的感染来源,早期足量用药可显著提高生存率。在获得病原学结果后,应根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方案,确保精准治疗。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避免耐药性产生。

2.积极控制感染源:清除感染灶是治疗败血症的关键环节。对于明确感染部位如脓肿、坏死组织或留置导管等,需通过手术引流、清创或拔除导管等措施彻底清除病原体。及时干预可减少毒素释放和炎症反应,防止病情恶化。

3.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败血症常伴随休克,需通过补液、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晶体液是首选扩容剂,必要时联合使用血管收缩药以改善器官灌注。严密监测血压、尿量和中心静脉压等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4.纠正电解质紊乱:败血症易引发酸碱失衡和电解质异常,如低钠血症、高乳酸血症等。需根据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检测结果,针对性补充电解质或使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维持内环境稳定有助于器官功能恢复。

5.提供营养支持:败血症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需尽早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热量和蛋白质的充足供给可改善免疫功能,促进组织修复。营养方案应个体化,避免过度喂养或营养不良。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保持环境清洁,减少交叉感染风险。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继发感染。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