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气管插管气囊作用是什么

2025.07.22 15:42

气管插管气囊的作用是防止气体泄漏确保有效通气、减少口腔分泌物或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固定导管位置避免移位、降低呼吸道黏膜损伤风险、维持气道密封性便于机械通气。具体分析如下:

1.防止气体泄漏确保有效通气:气囊充气后与气管壁紧密贴合,避免正压通气时气体从导管周围逸出,保证足够的潮气量进入肺部。尤其对于肺顺应性差或气道阻力高的患者,气囊密封不足可能导致通气不足甚至低氧血症。气囊压力需维持在适当范围,过高可能压迫气管黏膜,过低则无法有效封闭。

2.减少口腔分泌物或胃内容物反流误吸:气囊封闭气道间隙,阻止咽部积聚的分泌物或胃内反流物进入下呼吸道。对于意识障碍或吞咽功能受损的患者尤为重要,可显著降低吸入性肺炎风险。需定期检查气囊压力,避免因压力不足导致封闭失效。

3.固定导管位置避免移位:气囊充气后增加导管与气管壁的摩擦力,减少导管上下滑动风险。导管移位可能引发单肺通气或脱管等严重并发症。气囊固定作用在患者体位变动或转运过程中尤为关键,需配合牙垫等装置增强稳定性。

4.降低呼吸道黏膜损伤风险:合理充气的气囊可均匀分散对气管壁的压力,避免导管尖端直接摩擦黏膜。长期插管时需动态监测气囊压力,压力过高可能导致黏膜缺血性坏死,压力过低则增加导管晃动引发的机械损伤。

5.维持气道密封性便于机械通气:气囊确保呼吸机送气时气体定向进入肺部,避免漏气导致的通气效率下降。对于需要高呼气末正压的患者,气囊密封不良可能影响氧合效果。定期检查气囊完整性,发现破损需及时更换导管。

气囊压力应每日监测并调整至标准范围,避免过度充气或漏气。插管后需确认双侧呼吸音对称,观察胸廓起伏是否一致。气囊放气前务必清除口咽部分泌物,防止误吸。长期插管患者需关注气囊压迫部位是否出现黏膜损伤迹象。拔管后评估气道通畅性,警惕喉头水肿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