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气管插管的目的是什么

2025.06.18 09:39

气管插管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人工气道,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保障有效通气和氧合,为抢救或治疗争取时间。这一操作在急救、麻醉、重症监护等领域至关重要,尤其在自主呼吸衰竭、气道梗阻或全身麻醉等情况下,能够快速改善缺氧状态,避免因通气不足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

气管插管通过将特制导管经口或鼻插入气管,直接连接呼吸机或气囊,实现机械通气。其核心作用包括维持气道开放、防止误吸、便于清除分泌物,以及精准控制呼吸参数。例如,在心脏骤停时,插管可确保高浓度氧气输送;在颅脑损伤患者中,能通过调节二氧化碳分压降低颅内压。插管也为支气管镜检查、气道给药等操作提供通路。对于手术患者,插管是全身麻醉管理的关键环节,既能保障术中通气,又能隔离呼吸道与消化系统,减少反流误吸风险。

操作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如喉头水肿、严重凝血障碍等情况需谨慎。插管前应充分预充氧,备好吸引器和急救药物。操作中注意避免牙齿损伤、声带撕裂或导管误入食管。插管后需确认导管位置,通过听诊双肺呼吸音、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确保无误。长期插管可能引发喉部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需定期口腔护理、调整导管固定位置。拔管前需评估自主呼吸能力,警惕喉痉挛或再插管风险。整个过程需团队协作,遵循无菌原则,动态监测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