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如何调理身体酸碱度

2025.08.28 15:54

人体酸碱度主要通过自身调节机制维持平衡,无需刻意干预。健康状态下,血液pH值稳定在7.35-7.45的弱碱性范围,肺、肾和缓冲系统共同协作调节酸碱平衡。盲目追求碱性体质可能破坏生理平衡,反而影响健康。

饮食对体液酸碱度的影响有限且短暂。虽然某些食物代谢后产生酸性或碱性产物,但健康人群通过呼吸和排尿即可快速调节。例如蔬菜、水果富含钾、镁等矿物质,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而肉类、谷物代谢会产生酸性物质,但这些变化仅影响尿液pH值,不会改变血液酸碱度。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均衡营养,而非食物酸碱性。慢性肾病、呼吸衰竭等疾病患者可能出现酸碱失衡,需医疗干预而非饮食调整。

避免轻信酸碱体质相关商业宣传。过量摄入碱性物质如小苏打可能引发碱中毒,出现恶心、抽搐等症状;长期饮用碱性水可能干扰胃酸功能。孕妇、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需谨慎。医学上酸碱失衡多由疾病导致,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才是维持健康的根本,无需刻意追求调节酸碱度。若出现乏力、呼吸急促等疑似酸碱失衡症状,应立即就医而非自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