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如何治疗治疗骨关节炎

2025.09.15 22:25

骨关节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疼痛和炎症、物理治疗改善关节功能、运动锻炼增强肌肉力量、体重管理减轻关节负担、手术治疗修复或替换受损关节。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于减轻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胃肠道副作用。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或糖皮质激素可短期改善症状,适用于中重度患者。部分患者可尝试口服软骨保护剂,但其疗效存在个体差异。药物选择需结合病情和身体状况,避免自行用药。

2.物理治疗:热敷或冷敷可缓解局部疼痛和僵硬,超声波或电疗能促进血液循环。手法按摩和牵引有助于放松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定制支具或矫形器可纠正力线异常,减少关节磨损。物理治疗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加重损伤。

3.运动锻炼: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可增强心肺功能,减少关节冲击。力量训练重点强化关节周围肌肉,提高稳定性。柔韧性练习如瑜伽或太极能改善关节灵活度。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负荷导致病情恶化。

4.体重管理:超重会增加下肢关节压力,加速软骨退化。通过饮食调整减少高热量摄入,结合运动控制体脂比例。体重减轻5%-10%即可显著缓解膝关节疼痛。需制定长期计划,避免快速减重引发代谢紊乱。

5.手术治疗:关节镜清理术适用于早期软骨损伤,可清除游离体和增生滑膜。截骨术能矫正畸形,延缓关节置换时间。晚期患者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需严格康复训练。手术风险较高,需充分评估适应症和禁忌症。

骨关节炎需综合干预,定期复查调整方案。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减少爬楼梯或蹲跪动作。注意关节保暖,防止受凉诱发疼痛。出现持续肿胀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