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什么是经期综合征

2025.04.07 08:43

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月经来临前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并在月经开始后逐渐消失。这些症状可能包括情绪波动、身体不适、疲劳等,严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经期综合征的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常见的生理症状包括乳房胀痛、腹部胀气、头痛、肌肉酸痛、水肿等。心理症状则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也各不相同,有些女性可能仅感到轻微不适,而另一些女性则可能经历较为严重的症状,甚至发展为经前焦虑障碍PMDD。经期综合征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神经递质变化、遗传因素以及生活方式有关。例如,黄体期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波动可能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从而导致情绪变化。压力、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等也可能加重症状。

对于经期综合征的应对,首先需要关注自身的症状变化,并记录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以便更好地与医生沟通。其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缓解症状,例如均衡饮食、减少盐分和咖啡因的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B6和镁的食物、保持规律的运动以及充足的睡眠。心理调节也很重要,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和焦虑。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推荐药物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如口服避孕药、抗抑郁药或激素疗法。经期综合征虽然常见,但不应被忽视,尤其是当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应积极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