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耳真菌病外耳道瘙痒怎么办

2025.07.09 08:52

耳真菌病外耳道瘙痒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局部涂抹、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洁、避免掏耳或使用棉签刺激、口服抗真菌药物辅助治疗、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具体分析如下:

1.使用抗真菌药物局部涂抹:耳真菌病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局部涂抹抗真菌药膏或滴耳液可直接抑制真菌生长。常用药物包括克霉唑、咪康唑等,需按医嘱规范使用。涂抹前需清洁外耳道,确保药物充分接触感染部位,每日用药2-3次,疗程通常持续1-2周。

2.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洁:潮湿环境易滋生真菌,需避免外耳道进水。洗浴时可使用耳塞或棉球遮挡,游泳后及时擦干。日常可用干净纱布轻轻擦拭外耳道,但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保持耳部通风,减少真菌繁殖机会。

3.避免掏耳或使用棉签刺激:频繁掏耳可能损伤外耳道皮肤,加重感染。棉签易将真菌推向深处或残留棉絮,增加治疗难度。瘙痒时可用轻拍代替抓挠,若分泌物较多应就医清理,避免自行处理。

4.口服抗真菌药物辅助治疗:局部用药效果不佳或感染较重时,需联合口服抗真菌药物。常用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需严格遵循剂量和疗程,避免肝肾功能损伤。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及副作用。

5.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若瘙痒持续、分泌物增多或听力下降,应尽快就诊。拖延治疗可能导致真菌扩散至中耳或引发细菌混合感染。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方案,必要时进行耳道冲洗或负压吸引清除真菌团块。

治疗期间需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炎症。衣物及寝具定期消毒,减少真菌接触。避免共用耳机、耳塞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若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积极控制血糖,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