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老年人髋部发生了骨折怎么办

2025.07.23 08:36

老年人髋部骨折需立即就医避免随意移动患肢、完善影像检查明确骨折类型、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术后尽早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加强营养支持促进骨骼愈合。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避免随意移动患肢:髋部骨折后局部可能出现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盲目移动可能导致骨折端移位或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应保持平卧位,用硬板担架固定转运至医院。骨折初期可冰敷减轻肿胀,但避免热敷或按摩。

2.完善影像检查明确骨折类型:通过X线片可初步判断骨折位置和严重程度,必要时需进行CT或核磁共振进一步评估。股骨颈骨折与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案差异较大,精准分型是制定治疗计划的基础。关节腔内是否积血、是否存在骨质疏松也需一并评估。

3.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心肺功能良好者优先考虑内固定或关节置换手术,以缩短卧床时间。高龄合并基础疾病者若无法耐受手术,可采用牵引或支具固定,但需警惕肺炎、褥疮等并发症。

4.术后尽早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术后24小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逐步过渡到床边坐立、助行器辅助行走。康复计划需个体化,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肌肉等长收缩训练能减缓萎缩速度。

5.加强营养支持促进骨骼愈合: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每公斤体重1.2克以上,同时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贫血者应增加铁和叶酸摄入,必要时输注血浆改善营养状态。血糖过高会延迟愈合,需严格控制饮食。

髋部骨折后需全程监测生命体征,警惕脂肪栓塞或深静脉血栓。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出入量,观察下肢皮肤颜色和温度变化。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骨折对位及愈合情况。